媒体聚焦 Media

艺术学筑基 为时代艺术建章——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工作在南京启动

2020-12-21

GpBBSaBxnoap70mWKCozj3rFU2KPmi413KDxa1dH.jpeg

《中国美术报》 第213期 美术新闻

RwTrZdl2fOQosugDlKm7zb06bUinNpAxLZxbyzPp.jpeg

开幕式现场

Ra97GN2oRBfu4asBDkqT8lnv7lWhxTTqy2nPvSnN.jpeg

仲呈祥、冯远、冯健亲、范迪安、裴亚军为“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揭牌

12月8日,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南京艺术学院、新华网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艺术学50人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此次论坛作为庆祝南京艺术学院108周年校庆的唯一活动,主题为“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旨在研讨中国艺术学发展,启动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工作,研究确定中国艺术学名词基本框架和工作思路,制定原则。同日下午,与会专家就落实组织编写、审定中国艺术学名词基本框架和工作思路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中国文联及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领导,各类艺术院校、艺术机构的近50余位校长(院长)及负责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23y82EiLCpFdfTF47D4E8S3EdR3bMgtzydx5FBrS.jpeg

美术学组、设计学组、专题组分学科讨论现场

vWRGHbMnvgIlXLsVSeS1nYRzFTrkABEFLD9NhfJ2.jpeg

艺术学理论组、音乐与舞蹈组、戏剧与影视组分学科讨论现场

名词审定:历史发展的需要

在我们的日常话语表述和学术讨论中,“名词”大多是习以为常的存在,极少被质疑,也很少有人去界定其存在标准和权威。全国科技学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公布学科名词的机构,共组建了接近200个专业委员会,现已公布了天文学、物理学、语言学、教育学、世界历史等120余种规范名词,而艺术学却是其中的空白。经多方考证,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南京艺术学院作为艺术学名词审定工作的牵头组织单位,启动此项工作。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表示,审定公布艺术学名词构建基于知识的艺术学学科框架,确定艺术学名词规范,建立学术术语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艺术学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解读中国艺术实践、构建中国艺术学理论、贡献中国智慧的重要内容之一。艺术学名词审定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文艺话语体系,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ubPAVDrEBXwVz8Vwj7cU3umjAw9fsum7aT4fxYYz.jpeg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明致欢迎辞

6ZHIiEyIJhvpiadyIR3kakBgFAxzKJyefoajRuZl.jpeg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文艺理论家仲呈祥致辞

vYOcB6294c5LeqoRUChwhnogqUG0Tqbk2f5QmIf2.jpeg

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冯健亲致辞

EDd8aYsQ2yH6w88EOnYqi0RuPTZFgmzwuZf8DDML.jpeg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致辞

Wr0lx4y5JeogoCVLjidNGgPQIWryqX6NI4R98Qge.jpeg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做主旨发言

vhSSNlwfmTJ18FNUgS822LqZ0XaJ8PJanunl0kIs.jpeg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做主旨发言

P2c4oUqez3sZgi07kQKE6zb9Si9LjrCH6qFBm0AV.jpeg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做主旨发言

c098oDiGABd8M0UXhiWT1ZiRl9sekL4Hz6cfxFhl.jpeg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伟冬做主旨发言

Emg8W2J778UbD2kU6vHnJyjGEMj8CWE9tuZ8HR66.jpeg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王次炤作为院校代表发言

MTCL2Ftrj9U2Oc3otRRuTPskULsHtDgPakzBccFd.jpeg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国家艺术基金专家于平作为院校代表发言

dBysyIXeWgYQlM28EnNLN4x8Kt97YMb2J4XjiMXW.jpeg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作为院校代表发言

D1Vphg6ymGkIxRzVvHNDxxvE4sakOyqP0ujgD7Tk.jpeg

吉林艺术学院院长郭春方作为院校代表发言

在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看来,名词审定既是基础常识,也是学术规范,它的意义就不光在实际使用方面宣传、推广、应用、普及,还将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名词数据共享平台,并通过国际术语交流活动可以将中国名词体系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启动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和规划编制,可谓正当其时。新时代以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学在研究上有了长足发展,特别体现在大家对建立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三个目标有了充分自觉;艺术学名词审定工作,相当于编纂一部中国从古到今并且通向未来的艺术关键词的辞典,意义十分重大。

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冯健亲同样认为,名词审定是国务院主抓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经国家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目前,我国尚未开展艺术学名词编写与审定,启动此项工作可规范艺术学名词,对艺术学科建设、艺术事业发展、中外艺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全面推进艺术学名词编写与审定工作非常迫切。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国家艺术基金专家于平表示,此次艺术学名词审定正是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文化担当。“十四五”规划建议第九部分对文化建设进行部署,无疑也是进行编写审定中国艺术学名词基本框架和工作思路的行动指南。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文艺理论家仲呈祥表示,名词审定是一件基础性的重大学术建设工作,是清家底、证名实,培艺术学学术话语之根、铸艺术学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之魂的重要工程,希望艺术学名词审定工作可以把艺术学名词定义得完备、精准、与时俱进。

在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看来,艺术学名词审定工作关乎中华民族文艺复兴这一根本性目标,无论怎样强调重要性都不过分。他认为,艺术学名词的分类、诠释与审定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建构过程,作为权威性话语在塑造国民精神和社会价值观中将发挥关键性作用,意义重大。

规范艺术学名词:学科建设研究的动力源泉

艺术学原本是文学这一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艺术学首次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门类下设一级学科五个,分别为: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建设,艺术学当下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跨文化、跨国度、跨民族的研究趋势下,在科技与艺术日益融合的状态下,产生了许多跨学科的艺术形态、艺术媒介、艺术业态,也产生了许多新的艺术名词,艺术学科也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拐点。站在这个拐点上回望,开展此项工作可规范艺术学名词,对艺术学学科建设、艺术事业发展、中外艺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表示,自‘85美术新潮以来,大家各自研究各自的理论,甚至在各种研讨会上不讨论学术问题而先讨论基础概念已成惯例。总体来说,名词审定确实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但麻烦也证明了它的重要性,即便有些是不完全精准,也是我们当下的认知,哪怕以后再改正、再扩大也是好事情。杨晓阳特别提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警惕把美术和美术学混为一谈。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认为,此次名词审定是梳理中国艺术史的好机会,名词审定后可以用最简洁的方式梳理出一个中国美术史、中国设计史。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超同样认为,每一个定义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学术史的梳理,是一个文化本体的内涵和跨学科外延界定之间综合的考量,此项工作拓展了我们以往编一本编年史或者大辞典的做法,而真正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打造一个一流的美术学制度。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表示,该项工作做出来以后,对所有的教学单位也好,或者艺术家本身也好,其实都有一个参照依据和规范,对未来推进整个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表示,会议的召开推动了艺术门类的系统化、专业化,多领域研究讨论,充分发挥了学术导向的作用,填补了艺术研究领域急需的这方面的研究,这将是艺术学科建设、艺术学研究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贾广健坦言,这的确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他同时认为,通过名词的确认,会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即在做中西对比的时候可以发现中国美术、中国文化具有的一些特征,我们自身的文化形象、文化特征会更清晰。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同样认为,艺术学名词首先要建立在中国的艺术话语体系上,同时也要清晰地区分出名词的层次和界定,“艺术学名词是艺术学作为独立门类的说明书,是将中国艺术获得认知传播沿用的同时,在世界语境中,真正将中国艺术学独立显现出来的重要举措。”

湖北美术学院院长许奋看来,此次名词审定是艺术学科升为门类以后,无论是在规模发展,还是内涵发展上,都是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一种学术的自觉,随着这些条目、名词的撰写编写讨论修正到最后审定,必将在整个艺术学门类中开启对艺术学基础理论和此前模糊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这会迫使研究者真正静心地进行学理性的研究和逻辑关系的梳理,可能会对许多问题和概念有颠覆性的探讨,将开启我们对艺术学理论问题的学理性思考。”许奋如是说。

“名词审定是能改变中国艺术教育走向的。”山东艺术学院院长王力克说,“正如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将美术学院改成造型学院,这是对美术的一个认识。所以我们把这些名词理清楚了,下一步的专业发展就会更清楚。”

吉林艺术学院院长郭春方表示,艺术学名词审定工作是对艺术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任重而道远,而且这项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审定质量:名词工作的生命线

正如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所讲到的正名:“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礼乐不成。”名词审定质量是名词工作的生命线,要坚持过程质量和成果质量并重。冯远认为,要做好名词审定工作,需要克服一些实际困难,需要化解主要的问题和矛盾:先是传统与当代性的问题,其次是跨学科、跨专业和话语体系差异的矛盾,再次是当下与未来学科快速发展造成的某些不确定性等。此外,冯远表示,艺术学名词编写审定与科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还需要把握好若干关系,一是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与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艺术的关系,二是把握好不同文化和社会制度话语方式的对话交流关系,三是把握好艺术各学科之间的关联与动态发展的关系。

名词遴选和编写是名词审定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范迪安强调,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几个重点。一是基础性,从学源、学脉的角度到今天的发展和通往未来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等方面,应该放在整体的、基础性的考量上来进行研究。二是权威性,既要简单又要准确,既要尊重传统定义又要有时代新的诠释。三是时代性,这项工作是中国从古到今,并且通往未来的艺术关键词。

关于名词的收录张晓凌有三点建议,即在既有的成就上收录经典艺术学名词体系所遗漏的,不能是通过新的研究而发现的或创造的新名词;二是收录长期被忽略的民间艺术历史;三是收录当代艺术所产生的新名词。

的确,学科名词统一是知识传播、表达学术观点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牛宏宝建议,“前期可以用数据库来做。在数据检索之后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专有名词,一个是人名词,这两部分是最难弄的。在定词条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艺术学和自然科学在用词上的区别,在制定词条的时候如何保持这个学科在用词过程中的特征,如何来保持有效的多意性和有效的多词性,是非常具有学术含量的事情”。云南艺术学院院长郭浩认为,名词的审定除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名词外,还有民族艺术名词的审定,这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伏虎同样强调了此点,“广西艺术学院在少数民族艺术方面是办学主要的特色和方向,我们可以立足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开展此项工作。”

《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平表示,许多学术上的困惑,多是由于概念和词汇的混淆而影响学术探讨的深度。王平认为,做名词审定的时候要着眼于系统性的建构,既要在实践基础之上强调科学,更要为了实践的应用,同时对于概念的发展性和模糊性也还得有一个充足的认识。王平认为,通过对艺术学名词的梳理,可能会促使一个名词学派甚至是一些新研究方法的出现。

科学编审:推动审定工作有效开展

据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伟冬介绍,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各项筹备工作是从2019年年底开始的,希望大家能够携手共进,一起推动中国第一部具有系统性、权威性的艺术学科大典问世。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明强调,学校将充分汲取与会专家的观点和建议,以本次论坛为起点,认真做好组织和协调保障工作,为高质量完成艺术学名词审定工作、推动艺术学科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名词审定是一项既具规范性又有研究性,既具协调性又有一定的时效性、韧性的工作。在长期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实践中,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组织和审定流程,这对艺术学名词审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很好的指导帮助作用。冯远建议,从已有的经验来看,一方面要将宏观规划的思维贯穿于编审工作的始终,将编与审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细化编审分离的具体操作方式,按照规划优于审定、审定优于编写的原则推进实施。

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涵盖了艺术学的各个门类,针对此项工作,各机构代表纷纷表示会全力支持,并从自身的资源优势出发,为工作更加有效的开展,提出了各自的建议。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王次炤谈道,艺术学下设八个种类都非常独立,虽然都是在大的艺术框架之内,但是各自的专业性非常强,所以条目的撰写要特别尊重专家的意见,一定要避免过多的形式研究和管理模式,这样会导致我们最后出来的成果会有误区,以致骑虎难下。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此前参加过关于博物馆学的名词审定,充分感受到这个事情的庞杂,从她多年编辑出版经验来看,建议设立编审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办公室的协调和调动作用。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品牌中心主任曲刚介绍,重点工程的出版编辑都要提前介入,所以他建议在南京和北京两地设立编辑部,这对于该项目的完成能有更好的整理梳理。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钱晓鸣从其多年的编审工作经验出发建议,这是一个有时间界限的研究课题,要把课题研究智库化,要设立标准,哪些该收,哪些不该收,对于一级词条、二级词条、三级词条都要有个框定,同时建议组建编写和审定成果的验收机制。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成洲也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未来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举办一些小型的专题研讨会;第二,要有一个懂艺术学的、外语好的专家团队;第三,做一个大工程的核心文献库,既节约了时间,也给了大家很好的资源。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辉表示,名词审定工作任重道远。工作机制上,建议不妨全国各个学科按照一级学科先找好牵头单位,然后有具体的一级学科的牵头单位,再根据这一个一级学科的实际情况去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这可能更好一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桑火尧认为,作为艺术家,需要从客观性的设计、国际性的理解、竞争性的界定去把握此项工作。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孔国桥认为,该项工作就是“十四五”版的艺术说文解字,对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谈及审定工作的具体开展和操作方法,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陈明提出,要从词条的范围和数量的界定、与既有艺术辞典的关系以及新名词的纳入和解释、边际规范等几个方面着手。

FSEF64zR13HhJs811PQAzR46JlUCJOoCrQfDu0UK.jpeg

论坛嘉宾合影

做好总体规划,组建并发挥审定委员会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编写工作,建立并推行审定委员会议表决制,建立审定专家委员会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和专设的办事机构,形成科学规范、稳定有序、运转高效的审定工作格局是做好艺术学名词审定工作的主要保障。论坛期间,南京艺术学院正式设立“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艺术学名词审定将历时五年,恰好是“十四五”的规划期,五年,看似很长,当落实到一格一格的进度表、具体到一个一个名词审定时,又显得那么的紧张和迫切。但正如刘伟冬所坚信的:艺术学名词审定过程既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挑战的过程,同时也必将是一个收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