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尽晖:刘文西——艺术为人民的一面旗帜
2021-12-09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美术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七周年,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美育工作的意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精心谋划,西安美术学院得到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教育厅的支持,协同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大展”。大展从刘文西先生一生三万余幅作品中精选出各个时期代表作与珍贵图像文献 200 余件,分为“满腔真情绘领袖”“笔墨丹青为人民”“深入生活求创作”三个板块展示,力求全面呈现刘文西先生的艺术轨迹、创作理念、艺术风格与成就。
刘文西 毛主席和牧羊 人 140cm×91cm 1957年
刘文西 祖孙四代 119cm×97cn 1982年
刘文西先生作为西安美术学院的老院长,是丰碑,是旗帜。是党的文艺方针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美术高峰的一面旗帜,是艺术为人民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经典艺术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美术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是诉说中国故事(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领袖与人民鱼水情的一面旗帜。先生作品深刻映射出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中华民族的“形”与“魂”。他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终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坚定不移地通过“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的艺术理念加以践行。在 60 余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踏遍黄土地的沟沟峁峁,在走访历史遗址、学习领袖着作中领悟伟人精神,在与农民朋友的共同生活中观察劳动人民的形象特征、精神气质与时代印记。将对领袖、人民、生活的热爱之情与为人民塑像、为时代抒情的使命感诉诸笔端,以严谨的造型和粗犷阳刚、淳朴浓烈、气势雄健的笔墨语言塑造了众多极具思想性、时代性、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在形成独特个人艺术风格的同时,创造性的将中西融合的写实主义中国画推进到一个新高度,且创立当代中国画坛“黄土画派”,对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他一生为人民创作视为天职,为世人留下众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珍品。从 1957 年创作《毛主席与牧羊人》,到 2018 年完成《黄土地的主人》百米长卷,一生作画 3 万余幅,以雄健而隽永的艺术语言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与善良,刻画了华夏民族绵延不断、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力量。
刘文西 炕头夜话 97cm×126cm 1966年
刘文西 毛主席和小八路 181cm×151cm 1974年
刘文西 银花朵朵向阳开 174cm×226cm 1977年
刘文西先生桃李天下,“艺术为人民”的创作理念也是西美人传承弘扬之根本,我们守正创新,培育英才。西安美术学院建校 72 年来,广纳贤才、汇聚名师,立足卓绝的延安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理念,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质量为生命、以繁荣文化为己任、秉承“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精神,恪守“弘美厚德,借古开今”的校训当下,“名家、名师、名生、名作、名校”之五名战略,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思维追求卓越,为时代留下名作,用作品传播精神;为时代塑造名师,用名师传承经典;为时代培养名生,用名生回报社会;为时代打造名校,用名校推进文明。
刘文西 东方 270cm×780cm 1993年
刘文西 望黄河 44cm×68cm 1985年
刘文西 模范饲养员——艾丕富 56cm×46cm 1964年
党的百年华诞,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特殊的时间、神圣的地点,回顾并展望刘文西艺术的重要历史意义,让先生经典的传世杰作得以展现,畅享新中国美术人物画高峰,让我们共同坚守“艺术为人民”,致敬建党百年!致敬中华民族!致敬中国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