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尽晖|论人民艺术家刘文西
2022-02-26
刘文西先生作为西安美术学院的老院长,是丰碑、是旗帜。他是党的文艺方针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美术高峰的一面旗帜;是艺术为人民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经典艺术的一面旗帜;是诉说中国故事、传播中国风格、彰显中国气派的一面旗帜;是展现领袖伟人与人民鱼水相融的一面旗帜;是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善良视觉表达的一面旗帜。刘文西先生“艺术为人民”的创作理念已成为西安美术学院传承弘扬之根本。
刘文西《陕北老农写生》素描
33.5cm×25cm 1982年
一、刘文西是党的文艺方针的一面旗帜
刘文西先生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人民性”的最成功范本,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最佳回应。他的作品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的伟大胜利。
中国是一个文化自信的国度,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和丝绸之路桥头堡。因此,西安美术学院拥有得天独厚的传统优势。回望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延安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根据地,也是影响“黄土画派”形成的地方。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确定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一直将“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这句话至今仍镌刻在西安美术学院雁塔校区正大门的门楣上。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2014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文艺工作者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明确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再次为中国文艺的发展和文艺工作者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刘文西《枣乡金秋》中国画
210cm×600cm 2012年
刘文西《喜收苞谷》中国画
210cm×600cm 2013年
刘文西《绥德的汉》中国画
210cm×600cm 2009年
刘文西先生时刻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方针思想,走“工农相结合”道路,他一生都像毛主席说的那样,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服务,热爱党、热爱国家,真正做到了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
作为西安美术学院老院长,当代中国人物画领航者,刘文西先生以“讲话”精神为指引,毕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塑造人物,再现历史,描绘现实,震撼心灵,绘就出一幅幅恢宏壮阔的丹青画卷,树立起一座座难以逾越的艺术丰碑。
二、刘文西是中国美术高峰的一面旗帜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一直重视文艺工作,无论是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还是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时代,“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始终是不变的精神支柱。中国美术在党的引领下蓬勃发展,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与伟大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刘文西先生在形成独特个人艺术风格的同时,创立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的“黄土画派”,在艺术长河中熠熠生辉。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歌颂人民、鼓舞人心,影响了几代人的名作。这些名作彰显了“西美”力量,展示了西北风貌,推动了中国美术发展。作为西安美术学院和陕西文艺界乃至当代中国人物画坛的旗帜与丰碑,他一生创作的经典名作奠定了其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刘文西《枣园桃李》中国画
120cm×100cm 1962年
刘文西先生可谓当代中国画坛影响深远的大师。他早年在南方的学习生活和后期在陕北地区的绘画生活,这两处截然不同的环境带来的反差也促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语言。地缘人文的差异带来的文化碰撞使其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先生创建的“黄土画派”,就是扎根黄土地,以陕北人物为主、以西安美术学院为主体,具有鲜明的西北地域特色。
刘文西先生创造性地继承了“六法”中的“骨法用笔”,在传统绘画线描基础上加入西方现实主义人物造型手法,将西方绘画融入中国画当中,形成独特的用笔方法,以雄健刚劲的极简笔法勾勒陕北劳动人民的形象,依靠线条的准确性、力量感和变化感,栩栩如生地表现人物的身体结构、体态、面部表情。他的构图方式并非将西方现实主义“焦点透视”照搬,而是以“平面化”方式排布,将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之构图法融入其中。这种中西结合的绘画方式,使得刘文西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
同时,其绘画语言中的笔法用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是不断创新探索的绘画语言使得他的作品不断攀升新的艺术“高峰”。刘文西提出“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强调艺术真实,注重思想统摄,在饱满的情感投入中把握造型,树立起经典的“刘家样”,创造性地将中西融合的写实主义中国画推进到一个新高度,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伟人形象和人民形象,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上提炼并重塑人物形象,达到“无法之法”之境界,形成极具风格的审美范式。
刘文西《黄河子孙》中国画
200cm×180cm 2004年
三、刘文西是艺术为人民的一面旗帜
刘文西先生是“艺术为人民”宗旨的坚守者,“心中有人民”是刘文西六十余载的精神诉求。他倾其一生,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其作品以表现陕北人物而享誉画坛,他始终秉承“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理念。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之后,先生就来到西安美术学院任教,60多年间,他先后上百次去陕北写生,地处黄土高坡的陕北和江南水乡的秀美不同,充满了粗犷、黄土、沟壑,正是在陕北地区的写生和与当地乡亲的亲切交往,为他带来了艺术创作的灵感。陕北当地辛苦劳作的劳动人民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其作品中,笔下人物或憨厚质朴、或豪放热情,加之他独特的用笔方法,使得画面气势宏大、节奏分明,真实地刻画出陕北劳动人民的善良淳朴与勤劳艰辛。
刘文西先生的作品处处都反映着“艺术为人民”。“文艺为人民而创作,创作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他的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他坚持创作属于人民的精神气质和时代风貌,从《祖孙四代》《毛主席和牧羊人》《知心话》《山花花》到史诗级鸿篇巨制《黄土地的主人》,其作品取材于民,为人民喜闻乐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他以坚定的艺术理念和火热的艺术追求,使“人民”成为中国当代人物画坛永恒不朽的形象。
刘文西《拉家常》中国画
74.6cm×56.5cm 1959年
四、刘文西是中华民族经典艺术的一面旗帜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刘文西先生以深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为世人留下众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珍品。他一生作画30000余幅,从1957年创作《毛主席与牧羊人》,到2018年完成百米长卷《黄土地的主人》向党的“十九大”献礼。正是因为刘文西先生多次在陕北地区写生、采风,深入当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加上他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促使他创作出《黄土地的主人》这样的鸿篇巨作,塑造出陕北人民热情、乐观的性格,凸显了黄土高原的风情文化,也是新时代普通民众文化生活的绝佳表现。
在刘文西先生的画中,可以看到秦腔、陕北秧歌、安塞腰鼓、剪纸、皮影戏等民间艺术,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被保留下来,成为刘文西和“黄土画派”的素材宝库。长期以来,“黄土画派”艺术主张为“向人民学习,向传统学习,向世界艺术学习,向时代学习”,使用传统笔墨来描绘现实生活,以雄健隽永的艺术语言诠释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与善良,刻画华夏民族绵延不断、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力量。站在“人民”的立场回应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命题,融入当下的时代主题,从一个个人民形象,转化成一种文化态度、价值与思维方式,深刻展现出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形态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刘文西先生的经典作品,是一曲人民的赞歌,一首民族的史诗。
刘文西《老农》中国画
46cm×35cm 1978年
五、刘文西是诉说中国故事、传播中国风格、
彰显中国气派的一面旗帜
刘文西先生凝聚了中国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情怀,经历了时间荡涤和人民群众肯定,获得了历史的确认,具有深厚的社会价值与时代精神。1981年以来,刘文西先后访问过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泰国、马来西亚、法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并曾同夫人陈光健教授一起举办二人作品展。1988年,刘文西先生在新加坡办画展,当地媒体首次称唿他为陕北画派的创始人。刘文西认为,陕北是黄土地的代表,但大西北是一块更大的黄土地,更应该加以表现,因此称为“黄土画派”的概括性更强,这也是“黄土画派”名称的由来。
刘文西先生的作品,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他将中国人民的生活日常、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通过画面传达给世界各国,让世界各国人民领略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欣欣向荣的精神生活。在他的绘画创作中,可以看到他孜孜以求地将西方色彩理论和中国水墨精神结合,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精神融汇。他真正做到了扎根生活沃土,深入精神世界,触及人类灵魂,引起思想共鸣,成为中国美术的代言人与传播者。
刘文西《唱支山歌》中国画
214cm×189cm 1991年
刘文西《苹果之乡》中国画
210cm×600cm 2015年
六、刘文西是展现领袖伟人
与人民鱼水相融的一面旗帜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砥砺前行,历经艰辛,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领袖人物,这些领袖把毕生贡献给了中国解放事业,引导中国革命走上正确道路,赢得最终胜利,人民也把他们当作亲人、同志和朋友。刘文西先生不仅是第五版人民币“毛泽东头像”的创作者,还创作了《毛主席与牧羊人》《解放区的天》《毛主席到陕北》等一大批优秀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其中就有很多表现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一辈领袖为人的经典作品。与其他艺术题材相比,以领袖为表现对象的美术作品具有更为明显的图式化特征。
刘文西先生创作的这些领袖为人的作品,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画作,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革命记忆的警醒,以及中国艺术的精神。这些图式不仅是艺术自身发展的结果,更体现了特定时期下美术语言对伟人领袖、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1997年,刘文西先生参加第八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时,领受了为第五套人民币画毛泽东头像的任务。随着第五套人民币的发行,他也幽默地说:“我的画是13亿中国人看得最多的,也是用得最多的。”从领袖伟人到人民,刘文西的作品表达出他内心深处最真切的情感,抒发着他对陕北这片黄土地的无尽热爱。
刘文西《阿坎州》素描
33cm×24.5cm 1978年
七、刘文西是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善良
视觉表达的一面旗帜
透过刘文西先生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他对黄土地的深情,对生命的赞颂,对美好生活的讴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边上演了华夏儿女勤劳勇敢的感人事迹,这些事迹我们都可以在刘文西先生的作品中领略一二。从艺六十余载,刘文西先生几乎每年都要去黄河岸边写生,黄河纤夫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4年的作品《黄河子孙》《黄河汉子》《黄河纤夫》,表现了陕北的黄河船工在逆流中拉纤,在激流险滩中勇于拼搏的形象。
刘文西先生认为,“在陕北,我不是游离于乡亲们之外的看客,而是长辈的儿子、同辈的朋友和孩子们的叔叔”。在他笔下,无论是领袖伟人还是人民群众都不畏艰辛、敢于挑战,他通过作品展示了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其艺术宗旨是“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植根于黄土画人民,表现时代出精品”,毫无疑问,他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做到了,并且影响了一批批后辈。
刘文西《老贫农》素描
36cm×26cm 1974年
刘文西先生“半生青山,半生黄土,艺为人民,传神阿堵”,从领袖伟人到人民群众,先生塑造了成千上万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其艺术追求涵养中华儿女共同的心理愿景。他的艺术理念与创作称得上最中国、最人民、最艺术!他坚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作出属于人民的精神气质和时代风貌。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踏遍黄土地的沟沟峁峁,在走访历史遗址、学习领袖着作中领悟伟人精神,在与农民朋友的共同生活中观察劳动人民的形象特征、精神气质与时代印记,将对领袖、人民、生活的热爱之情与为人民塑像、为时代抒情的使命感诉诸笔端,以严谨的造型和粗犷阳刚、淳朴浓烈、气势雄健的笔墨语言塑造了众多极具思想性、时代性、典型性的人物形象。
刘文西《薛海玉同志——1948年为毛主席东渡划船者》
中国画 46cm×34cm 1973年
结 语
刘文西先生一生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大批优秀画家,他是“名家”,也是“名师”,他创作了“名作”,也培养了“名生”。刘文西先生的艺术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先生始终秉承党的文艺方针,展现代表中国精神的陕北文明和黄土文化,将全部心血奉献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用辉煌的艺术成就描绘时代新貌,歌颂伟大祖国。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对中国美术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民艺术家,共同坚守“艺术为人民”,传承前辈优良品质,引领中国文艺发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以艺术之美,承初心使命,以丹青之笔,铸时代精神,推进中国美术由“高原”向“高峰”迈进,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节选)